今天白天到夜间,晴间多云,西南风3~4级,白天最高气温21℃,夜.. (气象专栏)

体球网,球探体育比分 体球网,球探体育比分: 正文 安邦河畔绘文明

安邦河畔绘文明

来源: 双鸭山日报 时间:2023-05-11 09:13:30.0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
任赠璇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记者 李莹莹 康赫之

绿意盎然的公园河畔、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、焕然一新的居民楼栋、热闹非凡的广场小区;

一抹抹“志愿红”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;一队队老少人群在休闲娱乐中随心所欲,一串串幸福的笑声在蓝天田野上随风飘荡;

每一张热情待人的笑脸,每一处捡拾垃圾的行动,每一次斑马线前的礼让……

时下,行走在安邦河畔,目之所及,是尖山区上下热火朝天投身创城工作的一个个美好缩影;所听所闻,都是尖山人大踏步向着文明迈进的一幅幅精彩画卷。

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在铿锵有力的创城行动中,尖山区委、区政府牢固树立“市区一体”思维,自我加压、精准发力、综合施策,从细处着眼、从严处着手、从实处做起,突出以“业”兴城、以“治”载城、以“德”润城,以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情怀悄然改变着城区面貌,奋力答好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尖山答卷。

关键词:突出以“业”兴城,推动产创融合尽善尽美

产业是城市的物质基础,文明是城市的精神支撑,尖山区坚持经济发展和创城工作“两手抓、两促进”。

打牢产业基础。把创城实践体现在振兴实体经济上,深化“五步联动”产业布局,鼓励集佳高科、双煤机电、新双锅等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、实施数字化改造,支持新双锅管线车间跨入省级智能工厂,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制造、数字制造、智能制造转型。依托尖山区文创基地建设,大力发展农村电商、文化艺术、创意设计等绿色产业,以良好的产业生态吸引人才,提升人气。

促进城景相融。把发展旅游产业与创城工作紧密结合,加快双兴旅游生态区基础设施和内部景观的建设进度,加快小尖山工业生态公园、智慧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,着力打造步行街、商业街、风情街、美食街等特色文化娱乐街区,实现城区与景区联动发展、多点开花。

激发整体活力。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发展和城市创建,优化公共服务供给,加快建设高水平的“企业之家”“市民之家”,完善乡(街道)、村(社区)服务平台,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。建立“柔性执法”模式,将人性、理性、柔性融入执法的全过程,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。

核心词:突出以“治”载城,推动基层治理尽善尽美

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提升与文明城市相匹配的治理能力,建立与文明城市相匹配的治理体系。

完善基础设施。以“优形象、强功能、利长远”为原则,坚持规划和建设相统一,分期分批推进农村道路和污水管网建设,加快剩余9个社区“四有”达标化建设,统筹好城区供水、供气、供热改造以及背街巷路修缮、路灯安装等工作,确保建成率、配套率和达标率,通过创城形成比较成熟的城市形态。

推进管理下移。以创城为契机,进一步深化“简政放权”,下功夫解决三级公共服务职能范围交叉、权限重叠、衔接不够等问题,确保事权放得下、基层接得住,真正打通基层治理的“末梢神经”。以乡(街道)、村(社区)为基础,以群众力量为骨干,探索建立民情反馈、协同配合、快速处置的城市管理机制,让群众监督这个“全域全时段”的探照灯真正发挥作用,及时纠治影响市容市貌、损害城市环境的问题和行为,提高城市管理效率。

深化智慧治理。用好智慧社会管理平台“中枢大脑”,加强“互联网+”“大数据”“云平台”应用,全面纳入辖区内人、地、事、物、情、组织六大要素信息,将政府、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接诉即办体系。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,在试点社区引入安防技防、自助服务终端、安全智能感知等智能硬件,将体球网,球探体育比分资源、服务、管理充实到社区,为社区治理精准赋能。

核心词:突出以“绿”养城,推动城乡环境尽善尽美

水的灵秀、山的壮美、城的魅力。绿色代表着良好的城市环境,既体现城市形象,更体现城市内涵,面对环境生态明显的特征,尖山区有责任有义务守好生态家底。

开展专项整治。采取强有力措施,彻底清除背街巷路、居民小区、校园周边等处的卫生死角,消除乱贴乱画、乱堆乱倒现象,对重点区域、重点路段、重点部位精细保洁,抓好日常监管,从根本上解决“脏乱差”问题。重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,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,集中力量整治城乡接合部这一重点区域,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,确保垃圾日产日清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推动扫尾攻坚。把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,着力整治危房问题和私搭乱建现象,完善“三供一业”、道路、垃圾处理、移动通信等基础设施,让老旧小区有颜值、有内涵、有情怀。加快推动棚改安置,加快净地进度,做好垃圾清运,做好空地围挡,提升城市整体形象。

构筑良好生态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、田长制、林长制,扎实做好水环境保护、空气污染源治理、土壤污染管控修复等重点工作,确保生态环境宁静、和谐、美丽。严格绿化空间保护,推进绿色建筑、绿色社区、绿色河道建设,形成点、线、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格局。

核心词:突出以“德”润城,推动社会风尚尽善尽美

市民素质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起到根本性作用。牢固树立“先塑文明人、再建文明城”的理念,坚持“严管”和“善育”并重,使广大市民自觉养成讲文明、知荣辱、守秩序的良好习惯。

抓管理重规范。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,加快制定完善村规民约、文明守则、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等准则,形成以制度规范市民行为、靠制度养成良好习惯、用制度破除陈规陋习的文明管理新体制。加强舆论监督,采取监督热线、文明劝导、道德评议、集中曝光等措施,最大限度地减少市民不文明行为。各级窗口单位,把文明服务、微笑服务、细节服务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,发挥标杆作用,为城市形象增光添彩。

抓活动重引导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围绕社会公德、环境卫生、行为规范等重点,深入开展文明单位、文明村、文明社区、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引领全社会移风易俗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关爱留守儿童、失独家庭、鳏寡老人等特殊群体,传递互帮互爱、守望相助的良好风尚。积极开展道德模范、“最美人物”“身边好人”等评选活动,释放典型带动效应,使凡人善举不断涌现、平民英雄常推常新。

抓文化重涵养。用好文化载体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文艺活动中,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、提升素养。以“共创文明,共建和谐”为主题,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阵地作用,不断创新活动形式,丰富活动载体,搭建群众广泛参与文明创建的平台。统筹文化、教育、体育场所综合利用,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推出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,开展特色文化活动,提高文化服务供给能力。

项项实打实的举措、处处看得见的变化,尖山人眼下正在用生动实践,擦亮着双鸭山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。

(责任编辑:双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)

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双鸭山政务微信公众号(syszwwx)!